水产前沿网,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找回密码
 注册

透过年报看行业 企业转型不只一条路

2014-6-24 07:59| 发布者: syusuke| 查看: 9587| 评论: 0|原作者: 庄捷生 张月静|来自: 广东饲料

摘要: 2013年全国饲料工业总产量1.93亿吨,与2012年同比下降0.6%,实现饲料工业总产值和总营业收入分别为7 381亿元、7 15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4%、4.2%。虽然2013年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年份,没有必要对本次产量下降做过度解 ...
  中国水产频道报道,2013年全国饲料工业总产量1.93亿吨,与2012年同比下降0.6%,实现饲料工业总产值和总营业收入分别为7 381亿元、7 15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4%、4.2%。虽然2013年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年份,没有必要对本次产量下降做过度解读,但中国饲料业增速放缓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伴随这一事实而来的,众多饲料企业走到了一个十字路口。
  
  中国饲料业正处于整合并购的黄金时期。大型饲料企业的扩张步伐加快,迅速抢占中小型饲料企业退出的市场份额,行业集中度继续提高。2013年中国饲料产量排名前10的企业之中,产量总计达到了6618万吨,占中国饲料总产量的比重为34.3%。其中,新希望六和、正大、双胞胎分别以1541万吨、880万吨、860万吨位居前三,温氏849万吨、海大479万吨、正邦科技442万吨、东方希望434万吨、通威股份395万吨、大北农387万吨、亚太中慧351万吨分列4-10位。
  
  在这10家企业中,有5家已经成功上市,分别是新希望六和、海大、正邦科技、通威股份和大北农。这5家企业的产量达到3244万吨,约占总产量的16.8%。
  
  一、8家上市饲料公司年报分析
  
  2013年,饲料行业分化明显,禽料、水产料出现行业性下滑,猪料优势企业逆势扩张与中小企业苦苦支撑并存。8家上市饲料公司整体表现明显优于行业平均水平,收入同比增长6.6%,利润同比增长15.7%。受销售净利率、周转率下滑影响,净资产收益率出现了小幅下滑,2011-2013年行业净资产收益率分别为19.8%、 12.8%和12.1%,杠杆率基本稳定。
  
  (1)营业收入仅新希望六和出现负增长
  
  表1 2012-2013年上市饲料公司营业收入


  这8家上市饲料公司的营业收入中,仅新希望六和出现了5.25%的下滑。2013年发生了一系列天灾人祸,生猪价格、禽类价格一再下跌,新希望六和的主业经营多次受到冲击,自诩为“最倒霉的上市公司”。另外,新希望六和完成新老交替,处于战略调整期也是影响业绩的重要原因之一。其他7家上市饲料公司的营业收入均有不同幅度的增长,大北农增长幅度最大,达到56.60%,主要得益于饲料销量的快速增长。
  
  (2)归属股东净利润两极分化
  
  表2 2013年上市饲料公司归属股东净利润概况


  这8家上市饲料公司归属股东净利润表现两极分化。新希望六和新领导层战略调整效果开始显现,虽然营业收入出现下滑,但净利润却达到18.99亿元,同比增长11.2%。通威股份经过三年的调整和提升,饲料业务综合竞争能力得到大幅提升,盈利能力显著增强,去年归属上市股东净利润同比增长高达218.72%,增长幅度最大。正邦科技、金新农正在加快战略转型,布局生猪养殖,增加杠杆,扩张相应产能,但去年遭遇养殖业盈利较差,养殖积极性下降,公司盈利能力受损。海大集团净利润下滑主要是因为水产养殖业遭遇天气、疫病、水产品价格低迷等叠加因素的影响,水产饲料销量下滑,导致业绩下滑。
  
  (3) 猪料企业表现更优异
  
  表3 2013年上市饲料公司饲料销量概况


  新希望六和的饲料销量下滑主要受禽料拖累。海大集团虽然保持增长,但水产料销量有所下滑,主要由猪料贡献(禽料增长未达预期)。另一家水产料巨头通威去年在三大重点水产片区的销售均实现了快速增长。去年大北农奉行“逆势扩张,抢占市场”策略,市场份额快速扩大,同比增长达到59.1%。正邦科技、天邦股份、金新农的饲料销量增速也超过了行业平均水平。
  
  毛利率方面,在饲料需求整体低迷、饲料利润有所下滑的大背景下,这8家上市饲料公司调整产品结构、扩大销售规模、提升毛利率等措施取得了明显成效。2013年通威股份、新希望六和分别得益于水产料、猪料销量增长,毛利率同比增速分别为9.94%和6.76%,比2012年提升1.2个百分点和0.5个百分点,继续有明显改善。大北农、金新农去年重点推广高端高档高附加值的饲料产品,毛利率上涨幅度分别达到18.82%、12.13%。海大由于虾料销售下滑导致毛利率比2012年下降0.6个百分点。另外,正邦上升0.11个百分点,唐人神上升0.02个百分点,天邦上升3.06个百分点。
  
  (4) 饲料销售收入增速整体放缓
  
  表4 2012-2013年上市饲料公司饲料销售收入概况


  新希望六和、天邦股份的饲料业务收入出现了明显下滑,其余6家有所增长。只有大北农的饲料销售收入增速有所加快,其余7家均出现了明显放缓的迹象。
  
  结合营业收入进行分析,这8家上市饲料公司的饲料销售收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均超过60%,分别为:新希望六和66.43%、正邦科技88.49%、大北农94.09%、金新农96.63%、唐人神90.63%、通威股份92.23%、海大集团94.14%、天邦股份67.13%。除了天邦股份之外,其余7家上市饲料公司饲料销售收入的增长幅度与其营业总收入的增长幅度高度吻合。因此,饲料销售收入主要决定了这7家公司营业收入的变动方向。
  
  (5)市场销售策略以扩大市场份额为主
  
  表5 2013年饲料企业销售费用、销售人员对比

  备注:正邦员工总人数为14220,与去年基本持平。
  
  销售费用方面,除了新希望六和下降0.1%、天邦下降3.5%之外,其余6家均有明显增加。大北农增加最快,同比达到69.9%。销售人员数量方面,正邦和唐人神基本持平,其余六家的销售人员数量显著增加,还是大北农增加最快,同比达到116%。这表明,这些上市饲料企公司整体依然采取比较积极的市场策略,试图进一步提高市场份额。
  
  (6) 资金状况总体良好
  
  表6 2012-2013年上市饲料公司应收账款、现金流情况


  截至2013年底,金新农、大北农、正邦科技、海大应收账款余额分别为0.54亿元、3.54亿元、2.73亿元和4.7亿元,较2012年底分别增加192.6%、143%、66%和30.2%,增长过于迅速,需要特别重视应收账款发生坏账的风险。新希望六和、唐人神、通威股份、天邦的应收账款余额均有所减少。正邦科技、金新农的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出现负值,主要是这两家企业在养猪业务上采取扩张战略,前期投入较大所导致。
  
  (7)借助资本力量加快扩张速度
  
  表7 2012-2013年上市饲料公司资本支出概况

  数据来源:公司公告、广发证券发展研究中心
  
  上市饲料公司继续采取积极扩张的市场策略,加速区域渗透。2011-2013年,大北农资本支出分别为4.48亿元、9.09亿元和14.43亿元,扩张最迅速;金新农资本支出分别为0.59亿元、0.86亿元和0.92亿元,相对缓慢;唐人神资本支出分别为2.25亿元、4.04亿元和2.86亿元,13年投入略有收缩。水产饲料方面,2011-2013年通威股份资本支出分别为2.22亿元、4.32亿元和4.23亿元,海大集团资本支出为8.76亿元、11.32亿元和7.4亿元,海大集团扩张势头保持良好。
  
  折旧与摊销方面,2013年正邦科技、大北农、海大集团折旧与摊销费用分别为2.53亿元、1.82亿元和2.8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74.8%、54.8%和34.6%,增长最快。
  
  二、未来趋势:转型依然迫切
  
  对于中国饲料企业而言,过去高速增长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此时正值变革发展的关键时期。当发展速度慢下来之后,过去企业高速发展过程中被掩盖的矛盾会逐渐凸显出来,倒逼企业重视组织变革,提升管理效率。如何在大浪淘沙之中活下来,而不是成为“裸泳”的那一个,需要企业进行自我批评,重塑核心竞争力。
  
  新希望六和去年积极地推进自我转型与突破,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焕发出新的活力。作为饲料企业,不一定非得追逐成为下一个新希望六和,但方向一定要对。
  
  (1)实施组织变革
  
  陈春花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从组织结构上对新希望六和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和调整,推动新希望六和向服务商转型,使新希望六和管理更加扁平化、管控效率更高。她表示:“我在管理中有一个基本判断:如果我们业绩出现下滑,或者是增长不明显甚至负增长的话,有很大可能就是因为组织不再适合这个企业的发展。”
  
  在经营布局方面,新希望六和去年7月份拆分了青岛中心,设立中原、胶东、鲁西、沂蒙、滨海五大特区,并称之为组织激活。2013年底新希望六和组建了25个管理考核单元,重建了以25个经营单位为主体的组织架构,单元划小,组织更加扁平。成立片区联合运管委员会(片联),打造“片联+区域+基地”运营架构,深化推进运营;成立饲料管理部、市场技术部,提升整体规划能力、专业化能力和技术服务能力。其组织激励的原则为高绩效导向,划小考核单元,分级考核,区域公开竞聘等。
  
  随后,陈春花开始进行经营模式的调整。在养殖端,新希望六和启动“福达计划”,第一步目标是在2015年底,打造一支千人饲料市场技术团队,此举是新希望六和实施服务营销的转型标志。在消费端,2014年春节过后,原成都美好食品体系和千喜鹤食品体系整合组建了新希望六和食品控股有限公司。陈春花说,往终端转型涉及到管道和品牌,这往往需要大量的费用投入和漫长的等待,因此公司选择了“新希望六和+”模式,借助外力往下游走。
  
  另一家农牧企业——大北农去年凭借16000人的销售队伍,交出了一份亮丽的年报。但今年大北农董事长邵根伙显得非常谨慎,明确表示“公司今年将会控制总规模,战略上不会再像去年那样逆势大幅扩张,而是进入一个调整周期。”其中一点也是:调整组织结构,管理上力争扁平化。
  
  饲料企业亟需搭建一个平台,能够激发员工自主精神,激发创新热情。这种平台同时具备灵活性,能够变通地应对企业当下所面临来自市场的困难与挑战。而过去,很多饲料企业并不在乎或者说并不重视。
  
  (2)高度聚焦主业
  
  巴菲特说,聚焦于赛场的人才能赢得比赛,胜者不会是那些紧盯记分板的人。
  
  2010年通威股份在饲料业务失利之后,果断实行资产重组和战略归核,重新聚焦饲料主业,同时开始了一系列的经营模式管理嬗变,提出“营销尖刀”理念、加强片区细分管理、狠抓终端体系建设、重塑原料采购体系等一系列的经营改革举措。
  
  同时,通威每年在品质及技术上的科技投入近亿元,全面提升产品质量,深化落实高质高性价比的产品定位和技术定位,增强客户稳定性。借助“通威科技大会”的平台,通过“通威科技创新基金”,整合优势的科技资源,吸引农牧养殖领域的优秀科研成果。
  
  得益于通威股份近年来积极调整发展战略,强化饲料主业,提高竞争能力,2013年通威股份继续巩固水产饲料业领头羊的地位,实现饲料销售394.53万吨,较上年增长6.15%,其中:水产饲料销售222.31万吨,较上年增长4.63%,水产饲料中虾、特饲料较上年增长24.30%;畜禽饲料销售172.23万吨,较上年增长8.19%。近三年平均增长率达到22.88%,明显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另一家尚未上市的企业——双胞胎高度聚焦猪料,用十多年的时间做到了860万吨的销量,成全国猪料销量第一、全国饲料销量第三,即将达到1000万吨的目标,令人刮目相看。
  
  这便是聚焦的力量。对于绝大多数饲料企业而言:唯有聚焦,方有机会。
  
  (3)推进产业化
  
  新希望六和是目前国内“饲料-畜禽养殖-屠宰-肉制品加工”的一体化产业体系最完善的农牧企业,近年来仍在继续加大全产业链布局的投入。据悉,新希望六和拟投资12.6亿元建设“新希望六和一体化猪产业链项目”,其中养殖投资4.1亿元,屠宰加工8.5亿元,项目建设周期为5年,预计2018年建成。
  
  在产业化实践上,温氏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其在种苗、饲料、养殖、动保的布局已经十分完善,但离全产业链还剩下 “最后一公里”——屠宰、销售环节有待完善。假如说温氏能很好地解决从生产端到消费端的对接,届时将真正具有无可比拟的竞争力。
  
  近年来,饲料行业生产经营方式转变呈现新格局,正邦、海大、大北农、金新农、唐人神已经或准备向养殖、屠宰、加工等环节延伸产业链,但普遍面临不少挑战,与新希望六和、温氏还存在比较大的差距。
  
  以正邦科技为例, 2010年后正邦科技进行战略转型,把生猪养殖业作为公司核心业务,相继在江西、湖北、山东、广东、东北三省等建设养殖基地,计划到2016年达到出栏商品肉猪1000万头。但实际上,养猪业务的推进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顺利。正邦科技一直面临高管集体离职、专业人才缺失、生猪基地建设进度延迟、猪场生产成绩不理想、资产负债率过高、猪价波动过大等困扰。在上面8家上市饲料公司的2013年年报中,只有正邦科技出现亏损将近3000万。生猪养殖已经是一个高风险产业,需要雄厚资金、专业技术、良好心态,而这些是正邦科技“资本平台+社会精英”模式所需要填补的短板。
  
  对于绝大多数饲料企业而言,走产业化道路,成乃行业翘楚,败则岌岌可危。量力而行,谨慎为好。
  
  四、迈向国际化
  
  中国饲料工业的增速已经放缓,产能出现过剩,竞争白热化,国际化成为诸多优势饲料企业主动的战略选择。
  
  新希望六和率先以越南作为第一步,开拓东盟市场。2000年,新希望六和的胡志明市项目建成后,2000年、2005年、2007年相继在越南河内、海防、同塔等地投资,至2008年金融危机时已经有4家公司,2008年至2014年新希望六和在越南又新增建成或在建4家工厂或公司。新希望六和在2014年4月发布的2013年年报中表示,目前,公司已在包括越南、菲律宾、孟加拉、印度尼西亚、柬埔寨等国家建立了公司,在今后业务所涉的国家和地区将进一步扩大。
  
  2013年海大和通威股份的海外业务表现同样优异。海大集团董事长薛华在2013年海大业绩说明会上表示,公司海外片区主要是东南亚的越南公司的水产料销售和国际原料贸易,去年实现收入4.8亿元,同比增长58.9%,其中水产料实现销售5.8万吨,同比增长80%。通威海外片区营业收入5.84亿元,比上年增加55.58%。同时,通威在2013年海考察、落实了越南北部和平省项目、孟加拉项目、柬埔寨项目。
  
  柳传志说,国际化成功的标志不只是有好看的财务报表,而是全球的公司战略和文化是高度一致的。对于国内的饲料企业而言,国际化的步伐才刚开始提速,需要国际化视野、国际化人才、良好的品牌和企业经营管理能力、优秀的企业文化,去推动这一战略的真正落实。
  
  (5)拥抱互联网
  
  小米创始人雷军有一句名言:只要站在风口,猪也能吹起来。或许是因为与猪有关,这句话现在被众多饲料企业奉为圭臬。
  
  当然,这是一个互联网时代!无论你抗拒或者接受,它就在这里,并且影响世界。
  
  陈春花给新希望六和开出的其中一个“药方”是“拥抱互联网”,目的是要让生产端的优质成果,最终要在销售端得到合理和高效的表达。目前,新希望六和食品的电商平台已经与1919、京东、也买酒等线上电商平台实现平台、资源共享,在营销渠道、物流、用户体验等方面开展战略合作。此外,新希望六和在互联网金融领域也有一些尝试。陈春花说,“目前集团从上到下鼓励内部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创新和发展。”
  
  大北农今年也提出了移动互联网与智慧大北农战略,致力于运用互联网思维来改造传统农业,服务于事业伙伴。通威、海大等上市企业都在积极谈论互联网。更多中小饲料企业已经磨刀霍霍,试图借助互联网进行产品营销,对市场来一场颠覆。
  
  但是,互联网只是一个工具,它本身生产不出来饲料,也不可能给养殖户称猪、调水、看病、对症下药等。对于传统的饲料业而言,互联网的真正价值在于提升企业效率、实现企业价值,但前提是生产高质量、高性价比的饲料。现在诸多饲料企业热议的饲料电商,不过是互联网的其中一部分,尚处于玩噱头、炒概念的摸索阶段。互联网时代,实质是大数据时代。根据大数据的收集、分析,找准用户需求,提高用户粘性,核心还是“用户至上”。 真正重视、应用大数据的饲料企业,现在有几个?
  
  因此,试图将互联网作为一种营销模式创新的平台,达到创造企业效益的目的,是不现实的。丁磊养猪、刘强东卖饲料,有可能会改变饲料业,但饲料企业涉足互联网,几乎不可能颠覆网易、阿里巴巴或者京东。
  
  互联网之于饲料业,必须重视,不应狂热。

       【关键字】:企业 饲料 水产养殖
转载声明

1、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水产前沿网原创(独家)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

2、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3、如需转载本网非原创(独家)文章,同样建议注明该文章的出处和作者信息。

扫描二维码手机阅读

鸡蛋

雷人

酷毙

漂亮

鲜花

最新评论

重点推荐

讨论热点

    微博互动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水产前沿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水产前沿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15天内来电或来函与水产前沿网联系。联系方式:020-85595682。

    手机端每日水产新闻
    水产行业在线交流
    水产图片新闻
    水产会讯
    水产价格行情
    水产行业招聘
    水产养殖池塘出租转让
    水产前沿杂志订阅
    河北渔业期刊
    回顶部